各班级: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落实国家双创工作部署,引导和激励我校学生将科技创新与国家战略需求、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着力提升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造能力,为科技自立自强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培育新质生产力青春动能,决定开展bwin必赢30032026年“挑战杯”创业计划竞赛暨第十五届“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校赛选拔赛。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大赛时间
2025年10月至2026年4月
二、参赛对象
2026年6月1日以前正式注册的全日制非成人教育的各类高等院校在校本科生、硕士研究生(不含在职研究生)
三、参赛项目组别
立足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拟设科技创新和未来产业、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低碳发展、文化创意和区域交流合作、社会治理和公共服务等5个组别。
1.科技创新和未来产业。围绕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数字经济健康发展,在量子技术、元宇宙、智能制造、信息技术、大数据、人工智能、生命科学、新材料、军民融合等领域,结合实践观察设计项目。
2.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围绕乡村振兴战略,在农林牧渔、电子商务、乡村旅游、城乡融合等领域,结合实践观察设计项目。
3.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低碳发展。围绕绿色低碳发展和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在绿色低碳产业、绿色消费、环境治理、可持续资源开发、生态环保、清洁能源应用等领域,结合实践观察设计项目。
4.文化创意和区域交流合作。突出共融、共享,紧密围绕“一带一路”和“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成渝经济圈”等区域合作,或在工业设计动漫广告、体育竞技和国际文化传播、对外交流培训、对外经贸等领域,结合实践观察设计项目。
5.社会治理和公共服务。围绕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在政务服务、消费生活、公共卫生与医疗服务、金融与财经法务、教育培训、交通物流、人力资源、城乡融合等领域,结合实践观察设计项目。
四、参赛要求
1.参赛形式。团队形式参赛,每个团队人数原则上不超过15人,每个项目指导教师原则上不超过5人。对于跨校组队参赛的项目,各成员须事先协商明确项目的申报单位。省赛报名截止后,不可进行人员添加、顺序调整操作,只可进行人员删减。
2.基本要求。参赛项目应有较高立意,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规定、政策导向。应为参赛团队真实项目,不得侵犯他人知识产权,不得借用他人项目参赛;存在剽窃、盗用、提供虚假材料或违反相关法律法规的,一经发现将取消参赛相关权利并自负一切法律责任。已获往届“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竞赛金奖(特等奖)、银奖(一等奖)的项目,不可重复报名。参赛项目涉及下列内容时,必须由申报者在报名时提供有关证明材料,否则不予评审:
(1)动植物新品种的发现或培育,必须有省级及以上农科部门或者科研院所开具证明;
(2)对国家保护动植物的研究,必须有省级及以上林业部门开具证明,证明该项研究的过程中未产生对所研究的动植物繁衍、生长不利的影响;
(3)新药物的研究必须有卫生行政部门授权机构的鉴定证明;
(4)医疗卫生研究必须通过专家鉴定,并最好附有在公开发行的专业性杂志上发表过的文章;
(5)涉及燃气用具等与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有关用具的研究,必须有国家相应行政部门授权机构的认定证明;
(6)涉及知识产权的,必须具有法律效力的发明创造或专利技术所有人的书面授权许可、项目鉴定证书、专利证书;
(7)对于涉及已工商注册企业的项目,报名时应提交相应证明材料(包括但不限于单位概况、法定代表人情况、加载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的营业执照、股权结构等),项目负责人必须为企业法定代表人。企业法定代表人在本通知发布之日后变更的不予认可。
五、赛事安排
1.学院作品申报阶段
11月3日前,由团队负责人填写提交填写《bwin必赢30032026年“挑战杯”创业计划竞赛暨第十五届“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校赛选拔赛报名表》(一份)、《商业计划书或项目计划书提纲》(一式三份)及汇总表(一份),以申报个人/团队为单位,纸质版提交到逸夫楼3040,电子版以“项目名称+负责人姓名+作品书”的形式命名发到邮箱yousicong@njau.edu.cn
请意向申报的团队负责人,进入参赛交流群,QQ群号1061991438
2.学校评审阶段
学校将组织专家对参赛作品进行初赛评审,遴选出作品入围复赛答辩。复赛作品进行答辩评审,遴选出作品入围决赛答辩。入围作品进行现场评审,评出金、银、铜奖,并确定优秀作品参加2026年举办的国家级、省级“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
六、评比奖励
本届大赛对参赛项目分别设置金、银、铜奖,并根据院级赛事组织情况、参与情况、推报校赛项目获奖情况等综合评选“优秀组织奖”“优秀指导老师”若干。
共青团必赢线路检测3003委员会
2025年10月26日